湖大人的青春是什么模样?在湖大,有多少个正值青春的学子,就有多少种灿烂的青春模样。“青春派”人物专栏,今日和你一起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柳诗语的故事。
在近日科睿唯安发布的
2022年度“高被引科学家(Highly Cited Researcher)”榜单中
她以在读博士生的身份入选
已发表SCI 1区论文7篇
SCI影响因子总和超120……

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
2019级博士研究生柳诗语
勤勉不辍投身科研
用初心和热爱书写名为“环境”的青春
超长待机,路漫漫其修远

“我很享受科研的过程?!?/em>
“朝9晚11”是柳诗语在环境馆的常态
早9点左右到达办公室
着手计划和准备一天的科研日程
晚11点踏着星光回到宿舍
简单洗漱后带着满足感入眠
柳诗语直言:
“科研人忙起来,
有时候真的会忘记今天是星期几?!?/p>
科研的时光对于柳诗语来说
是可以治愈生活的“好日子”
“我现在已经习惯在环境院待着了,
哪怕没什么事情,
也会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待着?!?/p>
习惯把所有事情都向前赶的柳诗语
每日计划都是满满当当的

这份“向前赶”
也让柳诗语在科研路上收获颇丰:
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
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
发表SCI 1区论文7篇
影响因子总和大于120
h因子值为36……
她将这些成果归功于
自己的幸运和“笨笨的努力”

努力之后
也获得了多方肯定:
202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
第十九届高廷耀“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奖学金”
湖南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
湖南大学优秀研究生……
柳诗语把曾获的荣誉
珍藏为科研路上的风景
激励自己不断继续向前
参加科研论坛时
柳诗语作为学校代表分享科研经验
“每次参加交流分享论坛,
都能深深地感受到,
自己需要奋斗和提升之处还有很多?!?/p>

回望七年前正式踏入科研路
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带领下
她在实践中飞速成长
从理论转向实践
小小的实验室中
柳诗语还闹了不少“实验小乌龙”
“最初在不熟悉实验操作时,
用了废液作为原料,
导致实验数据异常,
全组人都在帮忙找失败的原因?!?/p>
柳诗语把环境院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
她对课题组的小伙伴们说:
“科研很苦,但你们很甜!”
步履不停,路漫漫亦灿灿

“不断地进步,可以治愈一切失意与自卑?!?/em>
科研之外
柳诗语是同门眼中
永远活力满满的“小太阳”
面对困难从不轻易言弃
甚至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快乐
“每一步前进,
都是用无数次失败堆砌而成的?!?/p>
在柳诗语眼中
没有什么失败值得沮丧

大量的科研任务
压缩了日常的娱乐时间
柳诗语主动戒掉了玩游戏的习惯
把不多的空闲时间
放在了身体锻炼上
她坚信:
“健康的体魄,
才是搞好科研的大前提?!?/p>
她在学业之余
坚持登山、跑步、打羽毛球
更是把滑板这项爱好
从七年前坚持到了现在
现在晴天傍晚物电院的广场前
还能看到她飞扬的身影

现在决心将科研当作一生事业的柳诗语
也曾在硕士毕业时有所犹豫
赖萃副教授、张辰副教授和曾光明教授
是她特别想感谢的三位老师
“在我犹豫不前时,
是他们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、
信任满满的加油鼓气、
和让我毫无后顾之忧的帮助,
让我有勇气和能力,
在科研这条路上走到现在?!?/p>
在导师们的影响下
柳诗语也希望自己
可以成为一名
“传道授业解惑”的科研人
继续为环境领域做出有用的成果

随着毕业季的到来
她又多了一份新的求职任务
但这并没有使柳诗语变得焦虑
在“多线并行”的生活中
她按部就班地执行着自己的“每日任务”
奔波在实验室和办公室之间
为每一次实验上小小的成功而感到欢欣
小小的身体里
装着无限大的能量
未来虽然未知
但柳诗语却满怀希望和信心
她将继续用汗水和无数个日夜
浇灌出新的灿烂

就像柳诗语最喜欢的那句话一样:
“不断地进步,
可以治愈一切失意与自卑。”
她永远朝气蓬勃地向前冲刺
来源:融媒体中心记者团
采写:叶雯晨
摄影:袁之林
视觉设计:陆依晨 岳思源
实习编辑:曹娇
责任编辑:周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