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大人的青春是什么模样?在湖大,有多少个正值青春的学子,就有多少种灿烂的青春模样。“青春派”人物专栏,今日和你一起了解工商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于绍泓的故事。
三年磨剑,初登赛场
在上月举行的湖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上
02年出生的
我校工商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于绍泓
在十项全能项目中
以总成绩7301分打破保持了10年的纪录
拿下冠军,达到国家“运动健将”标准
他将汗水铸造成青春的印记
是赛场上的“拼命三郎”!

01「851天的风雨兼程」

“坚持就是我的训练习惯,学校就是我的家,寒暑假都在训练中度过?!?/span>
于绍泓的叔叔是体育老师
幼时的他因为体质较差
经常被带到运动场上一起锻炼
在绿茵场上耳濡目染多年后
于绍泓爱上了从小陪伴自己的田径运动
升入大学
因为湖大具有完备的训练设备和场地
于绍泓将自己高中以来训练的七项全能
升级为男子十项全能

进入湖南大学高水平田径队
于绍泓就把自己的青春
都留在训练场上
他深知自己现有的水平
还不能满足学校田径队的参赛要求
每周都会进行8至10次的运动训练
以高标准、严要求督促自己

训练场所主要集中在财院校区
于绍泓利用集训补贴购买了电动车
每天风雨无阻来往于两个校区之间
“老师们留给我们的时间很充足,
其实还是很方便的?!?/p>
于绍泓首次参赛就是
四年一届的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
在男子十项全能项目比赛完成第九个项目后
他的项目积分已经达到6666分
这个成绩标志着
只要正常跑完最后的1500m
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冠军
和湖南省男子十项全能的记录就可收入囊中

“最开心的时候还是最后200m的冲刺?!?/p>
于绍泓回忆起当时自己的状态
放松、激动、兴奋
最多的还是感谢和感动
感谢教练们的指导和帮助
感动队友们的支持和鼓励

对于绍泓来说:“坚持就是胜利”
从中学的四项全能、七项全能
到大学成年组的十项全能;
从二级运动员到国家运动健将
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”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

平时安静沉稳的于绍泓
在赛场上也会紧张
但他总是想到余滨老师的一句话
“不能辜负训练了那么久的自己,
十来年的汗与泪不能白流?!?/strong>

每天的运动训练是他日常生活的必修课
“没什么困难,
让坚持成为习惯就好。”
02「训练场,他的第二个家」

训练会带给我安全感
“其实无论出现什么问题,
教练们都会主动帮助我,
这里好像我的第二个家?!?/p>
余滨教练经常带队员们去家里一起吃火锅
于绍泓详细地介绍了队内每一位教练
“黄文武领队、袁磊、姚学英、余滨、彭钢、睢鑫钰老师
都对我有着父母般的关怀?!?/p>
刚入学阶段
于绍泓也遇到了成绩提升的瓶颈期
不仅需要学习多个新项目
展开技术磨练
也要面对部分项目成绩的波动
但在余滨老师的科学指导和精心设计下
他的各项目成绩突飞猛进
训练场上的时光
热身跑、正式训练、拉伸放松
于绍泓如数家珍
“教练们会制定好训练计划和内容,
我们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,
一起奋斗,一起成长。”

于绍泓一直很腼腆
在进入湖大校队后
被队员们的热情所感染
“有时候感觉我们就像是战友兄弟一样,
他们总会在训练冲刺时一起给我喊加油,
也会在训练比赛时帮我做好一切后勤?!?/p>

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
“学训冲突”是难以避免的问题
但是因为“家长”教练的存在
于绍泓几乎没有遇到较大的困难
教练们总是强调
“不能耽误任何一节文化课的学习,
文化课和运动训练课都很重要,
要对得起湖南大学学子的身份?!?/strong>

现在的于绍泓依然坚持着高强度训练
也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
这次的成绩对他来说只是一个:
“还可以的开始”

“不能放弃是我的座右铭,
坚持下去是我的指南针?!?/p>
他也憧憬未来:
希望在学业上能继续深造,
在赛场上能到更高、更大的舞台
去为学校、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
“运动场,就是我的梦想所在!”
来源:融媒体中心记者团
文:学生记者 叶雯晨
摄影:学生记者 阳维欣
视觉设计 :学生记者 陆依晨 岳思源
实习编辑:孟楠
责编:周丹